俗话说,没有不散的宴席,相聚总会有分离,出游必定有归期。三人分别买好了回家的车票,由于机场离市区太远,而且武汉塞车十分严重,所以我考虑再三,决定乘火车回家,这样可以免去妹妹找车送我到机场的辛苦,所以便托人购买了火车票,虽然乘车时间稍长些,但是,这样就给妹妹少找些麻烦,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,可麻烦还是给秋遇添上了,当得知我乘火车回家时,秋遇悄悄地联系了她在天津的好友,让好友到天津站去接我,还用短信把我的车次,抵达时间和车厢号发给了她的好友,这让我喜出望外,但内心却非常愧疚,原本不想太麻烦妹妹,不成想,不但麻烦她一个还“连累”了她朋友,哎,这让我如何是好?今后怎样报答人家?
此时,说再多感谢的话也是苍白无力的,只能客随主便了。
中午,荒原在百忙之中再次抽出时间为我们饯行,还为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礼品,这下他可破费大啦,至今想起来还觉得过意不去呢,说是来看望人家,到给人家带来这么多麻烦,这朋友聚会到底是该还是不该呢?好在,我心里一直默念着“有情后补”几个字,并约好,明年大家一起相聚在天津。
吃过午饭,与三峡惜别(三峡乘坐的火车是下午而我是晚上的),看时间还早,秋遇建议去古琴台走走,于是,我俩充分利用分别前的一个下午游览了著名的古琴台风景区。
古琴台是武汉著名音乐文化古迹,位于龟山之西,月湖之畔的汉阳琴台文化宫。相传春秋战国时期,楚国有位大臣俞伯牙,极善于鼓琴。一次伯牙受楚王派遣公干,乘船沿江而下,途经汉阳江面,突遇狂风暴雨,停舟龟山脚下,待会雨过天晴,心旷神怡,伯牙鼓琴咏志。抚琴一会弦断,伯牙知有人窃听,便请出,此人便是樵夫钟子期。伯牙调好琴,沉思片刻,抚琴一首,志在高山。子期赞道:"美哉!巍巍乎志在高山。"伯牙又抚琴一首意在流水。子期又赞道:"美哉!荡荡乎意在流水。"伯牙喜遇知音,便结为挚友,约来年再会。第二年,伯牙按约会子期,谁知子期不幸病故。伯牙悲痛万分,在子期墓前鼓琴"高山流水"。奏后,伯牙因失去知音,悲痛万分,便扯断琴弦,摔碎琴身,决心今后永不鼓琴。
这个典故大多数人都知道,后人为了纪念这个故事,修筑此琴台。
离别的时刻这么快就到了,几天的相处,必定铸就难舍难离,到了说再见的时候,谁也不愿意先开口,只有紧紧地相拥,用体温传递离别之痛。
十几个小时的旅途中,我们用短信传递着挂念和问候,相约,来年我们再相聚!
评论